返回

穿越高衙内后,林冲刚被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6章 大魔王终于又变身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土地的分散,虽然无法享受集约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提升。

    但是!

    土地在老百姓的手里越均衡,几乎就代表着社会稳定度越高,抵抗外敌时越顽强!

    从这理论出发的话,宋的问题在于土地大量兼并,集中程度乃历史之最!

    这的确是提高了土地使用和粮食效率,并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搞商业、搞其他手工艺业,也造就了这时期独一家的璀璨文化和经济奇迹。

    可惜就是差了三口气,最终没能跃升段位进入工业时代。

    那么一但没有工业加持,而又因户口开放,过度商业化抹杀了血性和战力。

    最终就折射出异族南下之际,抵抗力几乎只有5的现象。

    现象就是现象,至于现象背后的本质,不同的历史学者有不同的解读。但是土地,就是高明给这历史时期的最佳答案。

    王安石也看到了这个问题,于是顶住了弥天压力迎头上,一心只为富国强兵,早在土地兼并尚未特别严重的时期,就试图从土地出发,要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并重新分配。

    想法是好的!

    但他肯定做不到,因为王安石忘记了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道理,忘记了他是怎么成为领袖的:靠打,而不是靠耍嘴皮子做利益群体们的思想工作。

    重要的事说三遍:思想工作是给自己人做的,不是给对手甚至敌人做的。

    偏偏赵宋政治体系内,几乎是打不下、杀不了士大夫的。

    于是进入了最朴实的一个道理:

    所谓打土豪才能分田地。诸如晁盖集团这样的狠人,身为执政官如果有顾虑、不把晁盖团伙主要成员大多数拖出去毙了,试问,就算把他盘剥在手里的田重新分出去,村民谁敢去种?

    不敢!

    朱仝雷横这样的人为什么放晁盖?

    真不是什么义气,凡有义气的人拿着皇帝的工资,肯定是要为皇帝考虑的,至少不能为皇帝的对手去考虑。

    所以理由就两个字:不敢!

    即使后世更文明的时代里遇到严打,收拾诸如晁盖集团这样的黑恶组织时,基本也是公安退外围武警进驻处理的模式。

    人家那是外地来的军事化管理机构,平时封闭军营,役期一到就天南地北散了。所以才真敢拿人!

    而土生土长、在当地拖家带口的警察,还真是要衡量一下能不能出这个警?

    不能的话别勉强,捂着肚子请个病假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就是了。

    太阳底下其实就这点事,古今都没变过!

    基于上述这些,郓城街市上的人们没有活力的神态也就有了着落,因为他们走是走不了,但每日除了为生计奔波外,还得忍受着有保护伞的黑恶集团威胁。

    这个保护伞就是宋江!

    有宋江这么一工于心计的人存在。

    换高明是朱仝雷横,处警之际也会请假的。

    关于郓城县的权力架构也不复杂,皇帝任命的知县是一把手。

    县尉通常是当地氏族,相当于副县兼警察局。

    主簿相当于分管赋税的副县。

    至于县丞,大抵相当于常务副县兼秘书长职责。

    然后县衙像朝廷六部一样,通常由六个“科室”组成,每个室都管着不同业务,这室负责人就叫押司。

    押司不是决策人,但相当于一把手在某一领域的副秘书长。

    要说宋江呢,他也未必有多大能耐,可惜就是基于一些官场特有文化,相互推崇相互猜忌的心思,致使大多数人觉得老宋有实力。没见黑道大佬晁盖等人对他点头哈腰?

    这就是相互狐假虎威。

    一路进入驿馆之际,高明动着上述心思,基本已经把当下郓城县的所有问题乃至根由,都想明白想透彻了。

    就此,高明也有些着难,背着手在驿馆内踱步,始终不说话。

    被绑起来的朱仝只是神色古怪的看着这二世祖,并想着等会宋押司来了以后是什么形式?

    最终高明有所决定,转身上坐问:“韩世忠呢?”

    富安出列汇报:“韩指挥使圆满完成了任务,贼人团伙已经在渔民帮助下,全面退往水泊。而韩指挥使带禁军,现处于郓城和阳谷交界处谨慎观察并待命。”

    高明又问:“吴月娘,还有我的那些属下呢?”

    富安神色古怪了起来道:“现在林冲他们全部属吴月娘节制,也处于郓城和阳谷交界处,因谁也不服谁,那吴月娘正和韩指挥使对峙。”

    高明道:“传我命令一,吴月娘麾下原属阳谷县的弓手队伍,现临时移交给关胜指挥,燕青为副指挥,两人配合,驻防水泊,严密监控晁盖等悍匪集团的动向,直至我有新的命令,否则除非皇帝亲自来,他们不能受任何人干扰”

    “命令二,吴月娘林冲杨志等人,汇合韩世忠部,迅速回防郓城县。”

    “命令三,韩世忠回来后不用请示,直接戒严郓城,没我

第186章 大魔王终于又变身了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